“每个月定期开展综合治理互管、文明新风互育、致富帮带互助、产业振兴互帮、环境提升互助活动。同时,群众家里无论大事小情,都可以直接找自己的联户党员。”昌宁县漭水镇漭水社区漭水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禹自兴说,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,群众发展产业劲头更足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昌宁县不断探索农村基层党建新路径,总结完善漭水镇“五组一联”模式在全县推广,形成党组织在一线引领、干部在一线担当、党性在一线检验、群众在一线给力、成效在一线显现的“一线精神”,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,架起新时代党群“连心桥”,实现服务群众“零距离”。
2022年,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5860元、增长16%,全县124个村(社区)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。
构建“五组”模式
拧成干事“一股绳”
昌宁县在全县各村(社区)组建产业振兴、环境提升、文明新风、综合治理、致富帮带5个工作组,形成“召集人+组长+组员”工作机制,定期开展产业振兴互帮、环境提升互促、文明新风互育、综合治理互管、致富帮带互助活动,把乡村振兴这个“大任务”转化为5个“小项目”,把乡土人才的乡愁转化为建设家乡的内生动力,拧成干事“一股绳”,推动乡村振兴。
柯街镇华侨社区全面推广“五组一联”模式,组建社区综合治理组扎实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。2022年,社区综合治理组累计开展法治宣传6场次,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,为500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。
只有165户437人的漭水村民小组,是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,群众分别来自7个村。2017年,搬迁群众从山区搬到集镇,不适应城镇生活,出现了“脏、乱、差”现象。为了帮助群众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,漭水村民小组党支部组建环境提升组,多次召开户长会,整治环境卫生。
“16名党员会同村民代表组成‘排长’,对26排安置点房屋进行环境卫生治理。”禹自兴告诉记者,通过定期检查评比,搬迁安置点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“现在每月10日,大家就主动开展卫生大清扫。”
昌宁县“三道桥”AAA级休闲旅游度假区负责人段绍国,是大田坝镇大田坝社区产业振兴组和致富帮带组的组长,他带着组员在景区试种八月瓜、蓝莓、西梅、中药材等,发展石蛙、梅花鹿等养殖,尝试成功后向周围群众推广,并经常组织培训。2022年,带动周边50多户群众增收280万元。
更戛乡更戛社区新寨村民小组村民李连强,是更戛社区产业振兴组成员。通过多年努力,李连强从昔日的贫困户成为村民信赖的务工带头人,他的手机号码成了大家的“求职热线”。在李连强的组织带领下,已有近百人走出山村,到广东、安徽等地务工,务工人员每月收入可达3000元至6000元不等。
截至目前,全县124个村(社区)实现“五组一联”全覆盖,累计成立工作组711个,开展政策宣传400余场次、技术培训1100余场次、志愿服务3500余场次。
建立“一联”制度
凝聚共事“一条心”
漭水镇黄家寨古树茶园有百年树龄以上栽培型古茶树11364株、生态茶山3000余亩,年产古树干茶10吨、生态茶150余吨,是昌宁茶产业中的特色产业、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。
为解决茶农小、散、弱问题,突破有名气无效益、有产品无品牌、有产出无规模的发展瓶颈,漭水镇党委、漭水社区党总支会同茶产业技术人员组成产业振兴组,尝试一条以茶产业为中心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子。
“每名党员挂联服务8至10户群众,27名党员挂联258户,实现产业振兴挂联全覆盖。”漭水镇漭水社区党总支书记许德发介绍,产业振兴组围绕中耕管理、修枝技术、茶艺师、制茶师等技能开展培训,实现茶园规范化管理,提升茶叶品质。
许德发说,每个月的主题党日活动,都由党员组织农户到茶叶加工厂、种植大户家里,实地开展学习、参观、交流活动,相互传授经验,不断提高茶产业规模化水平、茶叶加工标准化水平。
社区还通过流转27户群众茶园,引进企业入驻管理,建设观光农业示范点、农耕文化展示园、农庄婚礼拍摄基地等,形成集古茶树观光、采摘、加工、品茶、销售于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新业态。
昌宁县全面推广漭水镇“五组一联”模式,实行1名党员挂联服务10至15户群众,建立上下贯通的服务体系,形成党员群众一条心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。
温泉镇光山村党员罗刚是村里产业振兴组成员,他熟悉种茶、制茶、茶叶销售各环节。2016年,退伍返乡的罗刚注册成立昌宁县温泉镇隆泽茶厂。2020年实施昌宁县标准化示范茶所建设项目,年生产茶叶40余吨,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,带动光山村10户群众发展茶叶种植300余亩。
党员联系服务群众,实现问题在一线发现、在一线解决,形成参与治理、联系群众、听取意见、汇报困难、解决问题的闭环机制。
漭水镇共裕社区充分发挥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作用,向群众宣传提倡勤俭节约,杜绝相互攀比、铺张浪费,并把严禁大操大办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,大力推行移风易俗。
全县6313名农村党员挂联63910名群众,共开展政策宣传3591次,服务群众3286次,为民办实事800余件次,反馈问题1316件次,党组织帮助解决问题1053件次。
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,昌宁县要坚持党建引领,将‘五组一联’与‘五大振兴’紧密融合、提档升级,优化为产业振兴、人才振兴、文化振兴、生态振兴、组织振兴5个工作组,持续抓实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,让‘最后一公里’转变为‘最实一公里’。”昌宁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袁晓军说。
基层说
昌宁县探索构建“五组一联”模式,抓住了基层党组织这个关键,突出了基层党员这面旗帜,活用外联内拓这一载体,以“五组”聚力,靠党员担纲,深化作风革命、效能革命,深入一线、破解难题,拓展外延、助力振兴,把建强党组织、发挥党员作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要素,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,凝聚乡村振兴红色力量,用党建引领的一面旗下好乡村振兴一盘棋。
——昌宁县委组织部副部长、县直机关工委书记袁晓军
短评
在深化作风革命、效能革命过程中,昌宁县构建了“五组一联”模式。这既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创新,也是转变干部作风、提升工作效能的探索,更是构建水乳交融、血浓于水的党群关系的生动实践。“五组一联”模式是一种新的群众工作法,已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,定准了圆心,找准了半径,用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服务,画出了一个个“同心圆”“幸福圆”。
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建国 杨艳鹏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北冰洋物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